欢迎访问《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校报 -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第5期 本期版   合订本   报刊导读   小程序   更多期次  
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 |  文字版 |  订阅 |  返回首页
   

新闻从业者的坚守

石若玉 金融学院2015

大二暑假,我接触了第一次暑期课程。短短两个星期,带给我的不只是用异国语言讲解的知识,更是追寻真知的精神、深入思考的能力以及知识无国界的道理。

William Babcock 教授的《电影中的新闻业》课程,令我受益匪浅。作为一名学者兼经验丰富的记者,William用生动的例子将新闻业的知识娓娓道来。白色衬衫,面带微笑,彬彬有礼,是William教授的日常状态。偶尔他会对走进教室的学生说上一句字正腔圆的你好,语气里充满了对中国语言的兴奋和对学生的友好。教授的人格魅力,无疑令这门课趣味更浓。

《电影中的新闻业》,顾名思义,将新闻业的理论融入电影之中,将原本抽象的的专业知识实例化、形象化。在实际教学过程中,William教授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通过播放电影史上与传媒有关的经典电影,配合课外材料的阅读,让我们深刻理解了作为一个记者的责任以及在道德与真理之间的权衡。教授的选材十分全面,从三四十年代的黑白电影到近年的影片,从勇于揭露真相的正义化身到谎话连篇捏造新闻的伪君子,新闻从业者的方 方面面都被展示在我们的面前。从中我感受到的是职业道德、责任与个人利益、信仰乃至生命之间的矛盾冲突。这种矛盾,或许不仅仅存

在于记者这个行业中,更存在于我们每个人未来的职业生涯中。这些电影传达的思想,不再局限于暑课的课堂,更将在我们未来的生活中举足轻重。

除去观看电影之外,教授还为我们分配了水门事件的演讲。通过与小组成员的合作,我从对水门事件知之甚少,到理清了事件的前因后果,并且借助课外补充材料,理解了这一事件中记者作为“watchdog” 的权力监督作用。在最后的展示中,教授提出的关于中美新闻业区别以及社交媒体对于当代新闻业的影响等问题,与现实紧密相连,也让我们反思了这门课程在中国社会中的实际应用。不管是在中国还是美国,虽然所处的政治背景和社会环境都不同,但新闻业的原则和本质在各个国家都是通用的。

最开始,我只是抱着找一节轻松课程的态度选上了这门课,但最后,我留恋的并不仅仅是这种轻松愉悦的教学方式,更是这门课教会我的对待真理的态度,对于准则的坚守。第一节课上满脸倦意摆弄着纸笔的我,不知不觉中被电影传递的精神打动,被教授反复强调的 “truth”深深吸引,到最后,意犹未尽,每天期待着下一部电影带给我的震撼。

暑课虽已结束,但我仍不时想起谈到战地记者时教授严肃的表情,说起报业竞争时教授微微上扬的嘴角,探寻水门事件时教授鼓励又专注的眼神,也忘不了为了准备演讲与队友在楼道里激烈的讨论,为了看懂背景资料反复的查询与默读。短短八日,或许没有获得无限的知识,但却收获了比知识更无价的东西。八日之内,结一段队友情谊,悟一番胸中丘壑,何乐不为?(本文获暑期学校学员征文一等奖)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版权所有 订阅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5701次访问,全刊已有7695415次访问